作者:冯晔 陆卫明
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不是简单的行为规范要求,而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强大人格力量的集中体现,彰显了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魄力,是回应时代挑战的深刻实践创新,蕴含着丰富深邃的理论内涵。从战略定位、本质体现、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等方面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
战略定位: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
新时代新征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
党的作风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人格力量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彰显出的强大的人格力量,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振奋精神、凝心聚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
党的作风是推动自我革命的强大动力。党的作风建设着眼于消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破除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强大动力。
党的作风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作风优良,则党群同心、干群融洽;作风不正,则必然损害党的形象,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只有拆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隔心墙”,才能不断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党的作风是实现长期执政的重要保障。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党能够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的根本保障。只有以反复抓、抓反复的韧劲抓作风建设,才能抵御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才能赢得民心,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本质体现: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
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作风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改进作风,不能简单就事论事,而是要举一反三,透过作风看党性。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优良作风养成的重要基础和动力,引导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党的优良作风形成的根本。要固本培元,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党性闪耀的标识,是作风建设的价值原点。要通过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性教育、强化政治监督,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增强党的宗旨意识,坚持真理、坚守正道,处理好公私、义利、是非、情法、亲清、俭奢、苦乐、得失的关系,做好人民的公仆,对人民负责。
道德修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基石,是作风建设的精神底色。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传承红色家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加强道德修养,养正气、祛邪气、固根本,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
核心要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理论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类解放之路。唯有深刻领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邃内涵,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谦卑姿态,甘当小学生,拜人民为师,才能克服脱离群众的危险,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认识到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性原则。站稳人民立场,推进作风建设,要求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厂矿车间,听听老百姓的心里话,做好调查研究,在制定政策、推动工作时始终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不能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元,群众诉求更加多样,群众工作环境更加复杂。”加强作风建设,必须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牢固树立公仆意识,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增强实干本领,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
实践要求: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我们党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但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要抓常、抓细、抓长,这个‘木鱼’要天天敲,让全党始终保持高度警觉。”
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发挥头雁效应。在作风建设中,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其言行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守正道、坚守原则、严肃纲纪、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调查研究、锐意进取、敢于斗争。“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领导干部要走在前,做示范,带头转变作风,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树立系统思维,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加强作风建设,要强化系统思维和科学谋划。要善于把作风建设融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之中。使作风建设随着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推进而同步深化。要认识到党性、党风、党纪的整体性和党风、政风、社风的联系性,把正风肃纪反腐结合起来抓,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要围绕制度建设主线,避免“一阵风”,向科学、严密、有效的制度机制深化。
(作者单位: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